
埃及卢克索省 | 卢克索省历史
图坦卡蒙神庙位于底比斯南部,建于河岸边,与河岸平行,近代因城中神庙而闻名。狮身人面像大道将其与卡纳克神庙连接起来。城中神庙的现代名称(阿拉伯语:Al-Uqṣur)意为“宫殿”或“堡垒”,源自罗马城堡。
该遗址上原有建筑仅剩一个小帐篷,但据说早在十八世纪或更早的时候,那里就曾有一座神庙。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神庙由埃及统治者(1333-23 年在位)和霍伦希布(1319-1292 年)完成。拉美西斯二世(1279-13 年)又建造了另一个庭院、一座塔门和方尖碑;托勒密王朝时期,神庙曾进行过一些较小的扩建。其柱式大厅曾一度改建为基督教堂,此外,在其西侧还可以看到另一座基督教堂的遗迹。
城市神庙的原始部分包括一个超大的柱廊庭院,以及位于其两侧的华丽大厅和房间。其中一个大厅内有一座亚历山大大帝的花岗岩神龛。柱廊庭院的三面被两排光滑的纸莎草簇生柱包围,柱头模仿了纸莎草花蕾中的伞形花序。北端原计划建造一个两侧有塔门的入口,但这一方案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神庙最重要的特征——由十四根柱子组成的雄伟柱廊,高52英尺(16米)。这座柱廊的柱头均为纸莎草伞形花序,可能被认为是类似卡纳克神庙的多柱式大厅的中央空间,但侧廊并未建造,而是在两侧建造了引墙。拉美西斯二世拥有宏伟的外院,在双柱廊的柱子之间装饰着他自己的巨型雕像,还有一座高耸的塔门,上面描绘了他在埃及战争中的庆典场景和情节。塔门前有这位埃及统治者的巨型雕像(其中一些仍然存在)和一些方尖碑,其中一座至今仍屹立不倒;另一座方尖碑于1831年被拆除,并在巴黎协和广场重新竖立。
当底比斯政治衰落后,这座城市仍然位于人口稀少的地区,挤在拉美西斯二世塔门周围。一群人的总部设在第十八王朝的神庙内,科普特教堂则建在神庙周围和拉美西斯宫廷内。公元909-1171年,在宫廷内教堂的地基上建造了一座礼拜堂;这座礼拜堂供奉着一位被公认为将伊斯兰教引入这座城市的圣人行政机构。他的节日有一场类似于古代仪式——奥佩特庆典的船只游行的记录。据说,在第二个月的第十九天,这位埃及神明乘坐他的国家驳船从卡纳克神庙返回,前往他在城里的另一座神庙,由身着节日盛装的底比斯父母护送。宏伟柱廊墙壁上的浮雕描绘了庆典期间圣船游行的准备工作。
卢克索,连同其他希腊遗址——卡纳克神庙、王后城的建造地以及国王城的建造地——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目前,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仍在进行中。1988年,埃及文物局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宫廷中发现了众多第十八王朝的雕像,此后几十年,宫廷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持续进行。21世纪,一项挖掘项目启动,旨在挖掘城中神庙与卡纳克神庙之间的狮身人面像通道。
卢克索是一座现代城市,位于周边农业区,神庙的东、南、北三面都较为成熟。它拥有一座类似教堂的建筑,大部分人口信奉基督教,并拥有众多清真寺。此外,开罗-阿斯旺铁路上还设有火车站、机场以及前往西岸的渡轮服务。该城市储备库于 1975 年开放。20 世纪后期修建了许多人用设施。
Latest Articles
Admin
埃及基纳省 | 基纳省历史
基纳还拥有众多激动人心且时尚的旅游景点,包括丹德拉神庙等统治者纪念碑。该遗址位于尼罗河沿岸,距离基纳镇五公里。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可追溯至克利奥帕特拉女王时代的碑文和文字,以及希腊文字。此外,该省还有穆斯林圣地,例如西迪·阿卜杜勒·雷赫姆·埃尔-基纳清真寺、库斯的奥马里祈祷院以及纳卡达·马卡兹的科普特修道院。
Admin
埃及阿斯旺省 | 阿斯旺省历史
阿斯旺是尼罗河畔的一座城市,自古以来一直是埃及南部的战略要地和商业门户。它拥有重要的人类学遗址,例如位于阿吉尔基亚岛(阿吉尔基亚岛)上靠近地标性堤坝的菲莱神庙。菲莱遗址包括柱廊环绕的伊西斯神庙,其地质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四世纪。下游,一座大岛上坐落着库努姆神庙,该神庙建于第三纪元。